
股票融资融券
汇聚资本市场改革之力 扎实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深圳新实践
(深圳证监局党委)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全面深化改革作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对于系统把握改革的内在规律和重点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新时代新征程上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的总动员和总部署,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为进一步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深圳证监局党委全面落实证监会党委工作部署,认真学、深入悟、扎实干,以资本市场改革赋能深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一、感悟改革伟力,把牢时代方向
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四十多年来,我们党坚持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划时代的发展成就。深圳证监局党委深刻认识到,深圳是改革开放后党和人民一手缔造的崭新城市(300778),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一张白纸上的精彩演绎,深圳辖区资本市场因改革而生、因改革而兴,是资本市场改革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互促互进的生动写照。中国式现代化是与时俱进的事业,资本市场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需从改革开放辉煌历史中持续汲取力量,以推进改革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驾驭复杂局面的高超智慧和卓越能力,破解制约辖区市场发展的难题、新题,源源不断为中国式现代化激发活力、增添动力。
圆不失规,方不失矩,改革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习近平总书记深入阐述了全面深化改革中守正与创新的关系,明确提出改革无论怎么改,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等根本的东西绝对不能动摇,同时要敢于创新,把该改的、能改的改好、改到位。深圳证监局党委深刻认识到,当前世界变乱交织、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中国之治”与“世界之乱”形成鲜明对比,更加凸显“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面对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各种利益诉求相互激荡问题,纵深推进资本市场改革中不少深层次矛盾躲不开、绕不过。资本市场要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关键在于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指导思想,不断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本质的认识,坚决摒弃“唯西方论”,紧扣党中央关于资本市场的重大决策部署,通过辖区资本市场改革的生动实践,持续为中国式现代化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立治有体,施治有序,改革要坚持正确的方法论。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要加强各项改革的关联性、系统性、可行性研究,把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深圳证监局党委深刻认识到,资本市场生态机理复杂,谋划和推进资本市场改革,要深刻认识资本市场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加速转变的历史方位,准确把握投融资一体两面的内涵要求,认真领会防风险、强监管、促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相辅相成的实旨要义,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系统集成、协同配合,统筹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耐心资本、活跃并购重组市场、加快多层次债券市场发展、支持中长期资金入市、有序扩大开放等重点改革任务的时间表、优先序,高度重视贯彻落实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调性,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以辖区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中展现更大作为。
凝聚共识,调研先行,全面深化改革要以人民为中心。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研究、思考、确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路和重大举措,刻舟求剑不行,闭门造车不行,异想天开更不行,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深圳证监局党委深刻认识到,进一步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要切实发挥派出机构“扎根地方、贴近市场”优势,突出“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深入一线开展调查研究,牢牢把握我国股市投资者超2亿、基金投资者超7亿这一最大市情,充分听取市场主体、投资者等各方面意见,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社会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基层经验充分吸收到改革设计中来,注重改革过程中投资者回报和获得感的提升,切实把“投资者是市场之本”理念,贯穿于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始终。
二、用好改革法宝,创新监管路径
三十年证券监管工作中,深圳证监局始终将改革贯穿于防风险、强监管、促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全过程,从先行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借助改革之力通堵点、破难点、增亮点,奋力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
创新监管思维,探索风险防范“深圳经验”。资本市场初创阶段,面对制度机制尚不健全、市场体系尚不完善的现实局面,深圳证监局首开资本市场年报审计监管先河,先行先试独立董事制度,率先提出保证金第三方存管模式,为有效揭示市场主体风险、防范大股东资金占用和客户交易结算资金挪用风险贡献经验。统一高效的监管机制形成后,深圳证监局陆续开发证券、资管、公司、私募四大风险监测系统,实现“数据让监管更加智慧”的愿景。搭建房企债券发行人违约风险监测预警指标体系,探索将风险爆发前的“弱信号”转化为预警模型中的“强指征”。构建以分类分层监管为体,地方协同与自律监管为翼的私募监管新模式,加速出清私募基金风险。有效落实退市制度改革,确保“应退”公司平稳退市、“能救”公司有效化险。推动首家强制退市公司平稳退市、首家“预重整”公司成功转重整,持续为处置新风险、应对新挑战积累经验。
敢于动真碰硬,创新监管执法“深圳实践”。资本市场建设发展以来,深圳证监局立足一域、着眼全局,率先建设上市公司内控试点,妥善应对控制权之争,推动基础制度完善。快速查办证券市场首宗向司法机关移送的股价操纵案、上市公司“清欠解保”第一案、当时国内涉案金额和盈利数额最大的“老鼠仓”案,持续丰富监管执法实践。进入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新时期,深圳证监局识变求变、主动探索,制定行政监管措施操作指引,探索第三类案件监管执法规范,细化核查检查、备案验收标准,突出制度机制“固本”。强化绕道减持线索发现与应处能力,打造上市公司年报审计与现场检查闭环,完善私募基金分类监管机制,突出重点领域“提质”。重拳出击欺诈发行、财务造假行为,坚决查办创业板首例欺诈发行强制退市案、备案制下首例“新所”执业未勤勉尽责案、首单审计机构篡改毁损审计底稿案等标志性案件,突出监管执法“祛邪”。
坚守本源初心,擦亮投资者保护“深圳品牌”。搭建投资者服务平台。发起成立全国首个投教工作联盟深圳“投教同行”,推动建设全国首家非金融行业上市公司投教基地、首家地方行业协会投教基地,2024年以来组织辖区开展各类投教活动超三万场,真正触及社会的“毛细血管”。畅通投资者救济渠道。推动保荐机构先行赔付万福生科投资者、某上市公司大股东设立投资者专项补偿基金,开证券市场先河。推动设立全国首个专门性资本市场纠纷调解机构,首创“调解、仲裁、自律、监管”四位一体纠纷化解模式,累计和解金额超三十亿元。推动提升投资者获得感。2024年,推动328家次上市公司实施年度分红和中期分红超2,300亿元,家数和金额均创历史新高,助力投资者分享发展红利;引导证券公司推出与投资者利益绑定的资管产品,做好投资者服务和陪伴。
强化改革赋能,打造高质量发展“深圳模式”。创投功能发挥“提效”。因势利导优监管,以深圳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首推私募基金商事登记服务创新和全流程一体化监管模式,首创深圳市私募投资企业监管信息平台,率先建立私募机构“照前会商”机制和配套标准。因地制宜促发展,协同地方政府出台耐心资本专项政策,优化政府引导基金制度安排,有力撬动民间资本积极性。截至2024年末,深圳私募股权创投基金累计投资本金1.04万亿元,四成以上投向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多家登陆资本市场的优质企业,在起步期均获得了深圳创投机构的资本金支持,其中深创投投资企业已有270余家成功上市。上市公司“提质”。“头雁”引领凸显,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超五百亿元的上市公司17家,占辖区上市公司累计营业收入约七成,培育出一批行业标杆企业。科创成色明显,上市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居全国第二,同比增长近10%;102家研发强度超10%。制造业“底盘”坚实,278家制造业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5.23%、12.92%,为深圳“制造立市”“工业强市”提供强有力支持。行业发展“提级”。近年来辖区证券公司、期货公司总资产、净资产、净资本持续位居全国前二,4家基金公司非货币基金管理规模排名全国前十。双向开放“提速”。“跨境理财通”实现跨境收付金额近300亿元,5家证券公司入选首批参与试点;指导港股研报转发业务成功落地,保荐港交所首家18C特专科技上市公司,持续丰富资本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湾区实践”。
在资本市场改革新征程上,作为身处先行示范区的派出机构,深圳证监局党委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任务艰巨。聚焦粤港澳大湾区“一点两地”和先行示范区“五个中心”建设,辖区资本市场主动谋划改革、创造新鲜经验的意识仍需加强。运用改革手段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新质生产力集聚的能力与水平有待提升。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对复杂矛盾问题、风险传导规律的认识不够深入。科学运用党的创新理论强化派出机构监管能力建设,运用改革思维提升辖区资本市场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效能有待持续强化。
三、发扬特区精神,续写改革答卷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开启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大幕,学习好贯彻好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资本市场的重大政治任务。深圳证监局党委将在证监会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策部署上来,充分运用改革之手、市场之力、监管之法,推动资本市场重大改革部署转化为服务深圳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以改革促稳定,筑牢辖区市场稳定发展根基。切实把深化资本市场改革作为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的重要抓手。聚焦强化市场之基,引导上市公司回购股份提升投资价值,加大分红力度和稳定性,充分发挥并购重组主渠道作用,夯实上市公司实体经济“压舱石”。深入推进独董制度改革,督促上市公司提升信息透明度和治理规范性。立足优化资金结构,着力督促行业机构加大投研投入,健全长周期考核机制,强化稳市功能发挥,引导中长期资金向优质上市公司集聚。围绕严格监管执法,持续重拳出击欺诈发行、财务造假等违法违规行为,健全防假打假综合惩防体系,强化行刑民衔接配合,进一步营造崇法守信、归位尽责、平稳有序的市场环境。紧扣风险“四早”要求,充分运用市场化、法治化、多元化手段,稳妥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严防风险跨区域、跨市场、跨境传导。深入剖析风险成因,积极研究治本之策,严防风险隐形变异,助力提升资本市场韧性。
以改革促发展,积极为地方发展融智赋能。积极发挥资本市场功能,更好服务新时代经济特区建设、新征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精准服务科技创新,协同深圳市搭建“链主”科技企业引领、专精特新企业支撑、科技型中小企业筑基的梯度培育机制。紧扣深圳“20+8”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借助创新试点等机制,引导机构创新产品服务,引领社会资本向重点产业、重点集群集聚,推动产业向高、向新、向优升级。加大培育耐心资本,聚焦打造国际一流投资机构、培育多元化创投主体、丰富多元化债权融资工具、拓宽资金来源与退出渠道重点发力,为深圳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提供有力支撑。多措并举活跃并购重组市场,协同深圳市健全并购标的项目库,有效发挥深证并购基金联盟作用,引导辖区创投机构、深港证券经营机构、上市公司、中小企业强化项目对接和业务布局,持续丰富上市公司注入优质资产、加强产业整合、寻求第二增长曲线等并购重组实践,努力形成“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探索高水平制度型开放,锚定深港金融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机构互设、业务互通持续发力,纵深推进前海自贸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等重大平台建设,协同推进更多跨境金融合作项目落地。
以改革强监管,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持续深化监管工作政治性和人民性的认识,切实把保护投资者贯穿监管执法全过程。提升“五大监管”能力和水平。强化机构监管,推动市场主体运用改革思维校正功能定位,引导上市公司诚信经营、规范治理、践行责任,督导行业机构深化党建引领、严格股东准入、加强人员管理。强化行为监管,加强上市公司募集资金、公司治理和信息披露监管,严格行业机构投行、资管、两融与衍生品等重点业务监管。加强功能监管,全面梳理监管空白和盲区,加强监管标准化、一致性建设。加强穿透式监管,坚持股东、资金、业务、产品穿透,严防资本无序扩张、违规“造富”。加强持续监管,强化市场主体全周期、全过程、全链条监管,发挥日常监管对风险早期纠正作用。全力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加强对欺诈发行、财务造假等违规行为的严格执法,坚持“一案多查”压实中介机构责任,进一步健全辖区资本市场防假打假综合惩防体系,密切协同民事赔偿、刑事追责,更大力度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持续深化“枫桥经验”在证券期货矛盾纠纷多元化解领域的运用,加大特别代表人、股东代位诉讼适用力度,用好投资者权利救济“工具箱”。
以改革强队伍加杠杆股市,突出队伍建设“三个过硬”。全面贯彻严管理严监管要求,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措施加强深圳证监局自身建设。坚持政治建设“固本”。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自觉把党的领导贯穿于防控风险、强化监管、推动改革、促进发展全过程,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在辖区资本市场一贯到底、执行有力。做好能力建设“育人”。进一步树立重担当、重实干、重实绩的鲜明导向,注重在急难险重任务中砥砺干部意志,提升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强化作风建设“塑形”。狠抓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彻执行,强化“三不腐”有效贯通,引导干部强化公权力意识,构建亲清监管关系,自觉把政治性人民性的要求落实到监管执法全链条各环节。以“严”的基调、“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在扎实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深圳新实践中勇当尖兵、贡献力量。
Powered by 股票融资融券_股票融资融券开通_按月配资按天配资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